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又发布了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最新重大项目资助名单,我校共有2个重大项目获资助。至此,我校在今年共获得3项重大类项目资助,分别由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陈湘生院士、医学部朱卫国教授各获得一项重大项目资助,谢和平院士团队高明忠教授获得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机器人基础研究中心联合基金集成项目资助,直接经费分别为1800万元、1792.1万元和1100万元。
近日,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林静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JCR1区TOP,影响因子:12.959)发表题为《Light-triggered transformable ferrous ion delivery system for photothermal primed chemodynamic therapy》的文章。这篇文章的所有工作均在深圳大学完成,医学部贺婷副研究员和硕士研究生袁燕燕是共同第一作者,林静教授是通讯作者,深圳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近日,医学部吕德生教授团队和化学院张平玉老师合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JCR1区TOP,影响因子:12.959)发表题为《Sulfur-coordinated organoiridium(III) complexes exert anti-breast cancer activity via inhibiting Wnt/β-catenin signaling》的文章。这篇文章的所有工作均在深圳大学完成,医学部孙琦讲师是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吕德生教授和张平玉助理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深圳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近日,深圳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黄鹏特聘教授团队在美国化学会创办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ACS Nano》(影响因子14.588,中科院JCR 1区,TOP期刊)上发表了题为《Tumor-Specific Activatable Nanocarriers with Gas-Generation and Signal Amplification Capabilities for Tumor Theranostics》的文章。这篇文章的所有工作均在深圳大学完成,该团队漆超博士后、何津硕士研究生和付连花副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黄鹏教授为通讯作者,深圳大学为唯一单位和唯一通信单位,该团队所在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属于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
为活跃校园艺术文化氛围,深圳大学艺术学部金钟音乐学院用音符承载对新一年的期许,于12月举办了“金钟音乐周”系列活动。活动包括5场音乐会及2场大师班讲座。12月4日,古典吉他演奏、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学院古典吉他教研室主任巴斯蒂安·黑德纳副教授,举办古典吉他大师班讲座及音乐会。巴斯蒂安·黑德纳副教授师从德国著名古典吉它演奏家Augustin Wiedemann教授,曾在著名指挥作曲及古典吉它演奏家Sergio Vicente的带领下参加欧洲...
2020年11中旬,由深圳大学医学部主办的首届深圳大学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拉开帷幕,本次大赛覆盖医学部六个二级学院和各教学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所有青年教师,经由“初赛赛前培训—初赛—决赛赛前培训—决赛”四个环节层层推进,至12月20日,比赛圆满结束。
12月22日下午,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地研究院”)与眉山市东坡区人民政府、四川安沃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沃德公司”)战略合作洽谈会议暨签约仪式在我校举行。按照三方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眉山市东坡区及安沃德公司将专门投入5000万经费用于相关研究及平台建设,三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密切产学研结合,共同推动氢能战略合作发展。
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2020年度博士后工作综合评估结果的通报》(人社部函〔2020〕120号),我校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理论经济学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参与本次评估工作,均被评为优秀等级,我校博管办马桂城老师入选全国博士后优秀管理者。
深圳大学“创·享荔园”创新创业教育周(以下简称“深大双创周”)自本月14日启动以来,各项双创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12月19日下午,由深圳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深圳大学海洋艺术研究中心主办的“海洋文化活动互动体验”活动以及“航模飞行表演”活动首次亮相,成为今年深大双创周一大亮点。
12月11日下午,深圳团市委副书记赖锋来我校讲党团课。学校团委班子成员、校院两级专职团干和学生团干约百余人参加了党团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