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下半年,腾讯基金会启动“涟漪行动”高校公益计划,该行动旨在通过多点位创新资助、体系化赋能与多渠道传播,推动公益项目向产品化转型,提升捐赠人服务体验,并沉淀可复制的行业模式与案例。经过申请与遴选,深圳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与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三家高校基金会共同入选首批高校公益场景合作伙伴。9月11日,深圳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应邀参加腾讯基金会“涟漪共生”中高收入人群捐赠人...
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CRAIC)是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学科竞赛,该项赛事已举办27届,是一项积淀深厚、影响广泛的全国性学科竞赛。目前大赛已为我国培养了大量“能动手”“敢创新”“善协作”的复合型人才。近日,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CRAIC)全国总决赛结果揭晓。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参赛团队斩获国赛一等奖3项、国赛二等奖3项、国赛三等奖3项,省赛一等奖3项、省级二等奖6项、省级三等奖2项...
2025年9月12至14日,“面向数智文明的科幻文艺与AI人文研究”学术会议暨中国文艺理论学会数字人文分会第三届年会在深圳大学隆重举行。两百余名专家学者汇聚鹏城,共同探讨数智文明中的新人文研究。本次会议聚焦“面向数智文明的科幻文艺与AI人文研究”,致力于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进程中的数字人文研究及文学新存在形态与新世界认知。深圳大学党委吴报水副书记、数字人文专业发展联盟朱翠萍秘书长、数字人文分会会长曾军教授、...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首届广东省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名单(粤教高函〔2025〕18号),深圳大学限额申报的14本教材中共有10本入选,入选数量位列全省高校前五,是深圳大学教材建设工作的一次检视和展示。教材是育人的核心载体,教材的质量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深圳大学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将教材建设作为强化课程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学校教材建设紧...
近期,由我校艺术学部音乐舞蹈学院张又丹教授指导的学生,在多个国际钢琴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近日,在英国爱丁堡艺术节亚洲艺术奖闭幕颁奖礼上,深圳大学艺术学部表演系表演的实验戏剧《彼岸的风景画》荣获亚洲艺术奖“杰出青年表演奖”,是本届唯一获奖的中国内地剧目。当东方的诗性智慧遇见西方的戏剧传统,当青年的创新锐气对话经典的文化积淀,产生的是艺术的升华,是关于戏剧未来可能性的美丽预演。今年暑假,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师生携两部舞台剧《威廉的书》《彼岸的风景画》受邀踏上这段浪漫、荣耀的欧洲之旅,舞台...
9月5日,深圳大学在粤海校区海桐斋举办了一场特殊的交接仪式。91岁高龄的孙熙涛老先生再次拿出12万元积蓄,委托石岩街道党组织交给深圳大学,用于资助深圳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与医学部的3名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大一学生。在2024年7月,孙老先生就曾以同样的方式将12万元交给深圳大学,用于支持应对欧美“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专业的3名大一新生,每年为每人提供1万元学费及生活费补助,直至毕业。这笔资助,承载了一位老党员...
2025年9月1日,首届“蒙粤先锋”杯科技成果转化大赛决赛暨2025年度“蒙科聚”专题发布会在呼和浩特举办。大赛共吸引7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参与,累计征集项目95个。深圳大学共12项科技成果报名参赛,经过专家严格评审,其中2项入选总决赛。最终,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邵永红老师项目(“高通量 SPR 生物分子快速检测仪”)获二等奖,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冯波涛老师项目(“多模极限 5G/6G 天线先进技术”)获...
根据《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与香港学者协会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简称“香江学者计划”)协议书》及“湾区项目”补充协议规定,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和香港学者协会分别于今年5月和7月在北京和香港组织专家对2025年度“香江学者计划”和“香江学者计划(湾区项目)”申请者进行评审,最终确定“香江学者计划”59名获选人员和5名候补人选、“香江学者计划(湾区项目)”16名获选人员。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博士后席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