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大学联合南京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在机械制造领域国际顶级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伺服车削过程中伺服轴动力学误差对加工面型精度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一种协同伺服切削新方法,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实现了轨迹跟踪和加工精度的大幅提升。深圳大学机电学院黄鹏助理教授为论文的第一作者。
近日,中国激光杂志社公布了“2019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名单,量子秘钥分发、光子芯片、智能激光器、全色激光显示等20项重大光学成果获此殊荣(基础研究类与应用研究类各10项)。其中,深圳大学纳米光子学研究中心杜路平、袁小聪教授的研究成果“近场光学旋涡中的光学斯格明子结构”入选十大基础研究类成果。
3月15日晚,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徐坚博士,受“材视科技”邀请,就《新材料发展趋势与创新机制思考》进行线上分享,他针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全球新材料产业现状与挑战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对中国新材料产业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探讨了产业和科技创新机制相关性及其机制。
当前正值全国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全体职工凝心聚力、共克时艰。战“疫”期间,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陆续传来喜讯,接连中标“南山区科技联合大厦”等3个深圳市重大项目。
3月11日下午,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钟坚受邀作为前海金融大讲堂公益直播系列之荔园经济讲坛的主讲人,通过线上直播,讲解国家实施“双区”战略与深圳面临的机遇和所具有的发展潜力。该讲坛由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前海金融同业公会(以下简称“同业公会”)主办,吸引了线上超过1100人次收看。
3月17日上午,校友企业深圳高星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捐赠医用口罩仪式在粤海校区汇元楼201会议室举行。深圳高星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我校2003届管理学院校友蔡绪泽专程来校,捐赠10000只一次性医用口罩助力母校抗击疫情。李永华副校长代表学校接受捐赠,党政办公室、后勤部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仪式。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最新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深圳大学与法国南特高等商学院合作举办的金融科技与风险控制理学硕士项目入选。该项目是深圳大学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旨在发挥两校各自优势,合作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复合型的金融科技人才,弥补金融科技人才短板,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产业未来发展。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深圳大学医学部主任朱卫国及党委书记柴金龙的部署下,由医学部副主任、基础医学院院长陈心春教授带领的基础医学院和护理学院党支部,于2月24日至27日之间,先后前往南山和龙岗企业,为准备复工人员进行免费抗体检测的义务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自暴发以来,一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许许多多的深大人伸出援手,捐款捐物。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有多名深医学子逆行而上,积极主动申请支援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医学生的初心与使命,体现了一名深医人的责任与担当。
春节前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我校由于师生员工众多,特别是目前,深圳大学总医院的医护人员正冲在抗疫的最前线,对疫情防控物资的需求很大。面对物资紧缺的困境,我校师生、校友及多家企业、机构向学校多方发力,向学校捐赠物资。据统计,截至2月17日,我校疫情防控指挥部后勤保障组共接收捐赠口罩近3万个以及一批一次性手套、酒精消毒剂、方便面等防控和生活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