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统计教育学会主办的 2025 年(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圆满落幕,获奖名单正式揭晓。深大学子在本届赛事中表现亮眼,高等研究院本科生团队斩获本科生组全国一等奖,实现学校在该项赛事该组别历史性突破;管理学院研究生团队荣获研究生组全国二等奖,创下学院在该赛事新纪录,充分彰显学校在人才培养领域的卓越成效。
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自 2009 年启动,旨在倡导学习统计、应用统计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分析、建模及 AI 决策能力,助力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赛事影响力持续提升,参赛规模不断扩大,2021 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届,2022 年首次增设省赛并成立 28 个省赛区,2024 年增设校赛。本届大赛吸引全国 27 个赛区 885 所高校的 30941 支队伍报名,涵盖本科生组与研究生组,竞争异常激烈。

(从左至右 宿博汉 黄驿珺 王勇翔)
在本科生赛道,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 2023 级本科生黄驿珺、宿博汉、王勇翔组成的团队,历经校赛、省赛层层选拔,以省赛一等奖晋级全国总决赛。国赛阶段,团队凭借扎实专业基础、出色统计建模能力及稳健答辩表现,从众多优秀团队中脱颖而出,斩获本科生组全国一等奖。该团队获奖项目《基于紧凑神经网络与交叉数据统计的原位预测月壤成分研究》,充分体现高等研究院 “小规模、高水平、跨学科、重基础、研究型、国际化” 的培养特色。值得一提的是,三位同学大一便提前加入导师课题组参与科研项目,专业分流时均选择物理学方向,此前还在 2024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二等奖,展现出持续创新实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研究生赛道上,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周思玥、张泽宇、谢嘉茜三位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组成的团队,在学院大力支持及指导教师赖晓凡悉心指导下,凭借扎实理论功底与出色创新意识,在赛题分析、数据建模、算法设计和结果解释等环节表现突出。团队通力协作、合理分工,积极探索复杂数据背后的管理逻辑,采用机器学习算法优化等先进方法完善分析思路与模型结构,对模型稳健性、可解释性及应用价值进行系统评估,并在答辩中以严谨逻辑与清晰表达赢得评委高度认可。经过校赛、省赛与全国总决赛层层比拼,团队先获省赛团体一等奖,最终斩获研究生组全国二等奖,实现管理学院在该项赛事中的新突破,彰显学院研究生突出的科研素养与综合应用能力。
此次深圳大学在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离不开学校各学院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视与培养。展望未来,深圳大学将继续以学科竞赛为重要载体,不断激发学生学术热情与创新潜能,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助力学子成长为兼具理论素养与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深大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