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深圳市光明区虹桥公园赛道上,随着最后一轮 “空中翻转、腾跃甩尾” 的精彩竞技落幕,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自由式小轮车项目决赛圆满收官。作为深圳赛区首个开赛的竞技类项目,这场顶尖对决的背后,190名深圳大学 “小海豚”志愿者以专业服务筑起赛事保障防线,成为赛场外最亮眼的青春风景。

为精准匹配赛事需求,深圳大学依托“馆校对接”机制选拔组建志愿者团队。赛前,志愿者们系统学习礼仪规范、应急处理等课程,更针对小轮车项目特性开展赛道安全检验、器械转运等场景化演练,将专业素养融入每一个服务细节。

赛事期间,“志愿红”的身影活跃在赛场各条动线:有人快速完成运动员检录,随时俯身协助场地除水;有人穿梭赛场传递赛事信息,助力精彩瞬间实时传播;有人精心打理志愿者休息空间,为同伴续航能量。深大学子梁志聪在服务中偶遇香港赛区手球志愿者高啓珉 —— 两位老友虽服务不同项目,却共同践行着 “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的目标,成为深港志愿服务同心协力的生动注脚。“我们既要确保志愿者在服务中感受到温暖,有舒适的休息空间投入工作,更希望通过赛事,让全国观众看到香港与内地观众同聚赛场的热闹场景,感受大湾区的朝气与魅力。”负责志愿者之家管理的梁志聪说。


从10月24日资格赛启幕到25日决赛收官,深大志愿者用脚步丈量赛场,以高效协作保障赛事平稳运转。当深圳光明籍选手雷珊珊摘得铜牌、成为赛区首位本土领奖台运动员时,看台上的 “小海豚”们与观众一同欢呼,将青春热忱定格在赛事高光时刻。
随着自由式小轮车项目落幕,全运会深圳赛区竞技大幕正式拉开。193名深大志愿者的护航行动,已为赛事写下完美注脚,期待深大学子在后续更多赛事中持续传递专业与热情。
(融媒体中心 记者 郭怡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