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英国爱丁堡艺术节亚洲艺术奖闭幕颁奖礼上,深圳大学艺术学部表演系表演的实验戏剧《彼岸的风景画》荣获亚洲艺术奖“杰出青年表演奖”,是本届唯一获奖的中国内地剧目。当东方的诗性智慧遇见西方的戏剧传统,当青年的创新锐气对话经典的文化积淀,产生的是艺术的升华,是关于戏剧未来可能性的美丽预演。

今年暑假,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师生携两部舞台剧《威廉的书》《彼岸的风景画》受邀踏上这段浪漫、荣耀的欧洲之旅,舞台剧《威廉的书》《彼岸的风景画》是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表演系本科生的毕业大戏。两部剧目立足戏剧实践,通过系统性实践教学,全面锤炼学生创作、表演及舞台统筹能力,其教学成效已通过国内巡演验证——累计演出超30场,获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等国家级平台邀演,并获媒体广泛报道,社会反响热烈。

此次欧洲巡演计划由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师生共12人担纲完成。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院长刘辉和副院长吴熙担任监制,主创团队包括导演胡亚光、制作人张阳、音乐总监杨阳、表演指导张春丽和形体指导王颖等几位老师;演员阵容由邓瑾、郭艺迎、张宇轩、金智霖、曾欣童、张嘉婷、高滨、彭子骏、靳尚霖、吴鸿博等多位同学组成。

此外,艺术学部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隋丞担任艺术指导,为作品注入了深度的艺术见解与创作理念,提升了其在视觉表达与审美层次上的整体水准;作品亦获香港演艺学院副教授徐惟恩倾力创作主题曲,并由胖鸟剧团艺术总监杨阡担任戏剧构作。他们的专业参与提升了剧目的艺术层次与整体表现力。
从2025年六月初开始,艺术学部师生复排戏剧五十天。七月,师生们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奔波于两个国家,成功完成了两部剧共八场演出。以独特的“内在东方精神”打破文化壁垒,与当代欧洲剧场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艺术学部师生首站亮相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乡维罗纳。据了解,两年一届的维罗纳莎士比亚戏剧节每次仅邀请全球七部作品参演,艺术学部师生是历届以来唯一受邀的中国院团。受邀剧目《威廉的书》,以莎士比亚第一对开本诞生为背景,用诗意的舞台语言改编重构莎剧经典,之前参加2024年大凉山国际戏剧节演出时就广受好评。
看完《威廉的书》之后,美国维罗纳莎士比亚戏剧节创始人兼艺术总监John Blondell表示:“这是一部对于美学非常讲究的作品,在戏剧观念上也十足‘现代’。”Skene戏剧研究中心的导师们真情流露:“昨晚,朱丽叶的雕像在维罗纳莎士比亚戏剧节的舞台上复活了。”

之后,该剧又获邀参加意大利最古老的戏剧节——第78届佛罗伦萨菲耶索莱之夏戏剧节以及里窝那音乐节,前往佛罗伦萨和里窝那演出。每一场演出结束,观众们都反响热烈,主动和演员热烈交流。

结束意大利的所有演出后,师生们马不停蹄转赴爱丁堡演出另一剧目《彼岸的风景画》。该剧采用工作坊的无文本创作方式,以基里科油画《美杜莎之筏》为灵感,结合真实新闻事件构建戏剧内容肌理,探讨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临界状态。首演结束后,《彼岸的风景画》成为本届艺术节唯一入选C Arts Showcase展演的中国剧目。演出吸引了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制作人的注意,他们邀请剧团来年参加阿维尼翁戏剧节。制作人张阳老师说:“演出效果让我们相信,我们在国际舞台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这两部剧目都是由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孵化,历经大凉山戏剧节的锤炼,最终登上欧洲顶级戏剧节舞台。苏格兰最具影响力、历史最悠久的艺术指南刊物《THE LIST》、畅销杂志《SCOTTISH FIELD》《里窝那时报》,以及新媒体网站 “Sound Behind Curtain” 等都对此演出进行了报道。该演出还获得了《光明日报》等国内中央省市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报道。
担任两部作品导演的胡亚光说:“这次我们带着两部西方经典文本,就是想让欧洲观众看看我们如何对西方经典进行东方内在视角的解读。”

青年实验戏剧的探索在深圳这片创新的沃土上生根发芽,以深刻的情感演绎了文化坚守的主题。深圳大学校董、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雕塑家李象群一贯倡导“在当代语境下再造传统”,强调“夯实基础、大胆实验”,鼓励师生既深入传统根脉,又敢于突破创新。这种既扎根传统又面向未来的理念,最终孕育出了荣获国际大奖的卓越佳作。
深圳大学艺术学部长期以来秉持“崇德、尚艺、笃学、创新”的办学理念,将国际视野融入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多种方式,持续激发师生的创作活力,鼓励优秀作品走上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声音。此次获奖不仅是青年学子艺术探索的结晶,更是艺术学部多年来深耕国际艺术教育、践行文化使命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