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宣传部主办

我校传播学院发布研究成果,在全国率先创建网络文明素养指标体系

发布时间:2022-11-05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将网络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网络强国建设重要内容的指示精神和部署要求,引领和推动网络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深圳市委网信办的指导下,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组织开展《深圳市网络文明素养指标体系及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课题,探索建立网络文明素养指标体系,对深圳网民的网络文明素养进行量化评估,并形成相应的网络文明行为规范。该报告于2022年11月3日在深圳网络文明大会上正式发布,《报告》的发布意味着深圳在全国率先创建网络文明素养指标体系。

2021年9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深圳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以及互联网产业发展高地,在网络空间实践上走在全国前列。建立健全网络文明素养指标体系,制定推广网络文明行为规范,调动网络平台、网络社会组织和广大网民的网络文明建设主体意识,整体性提升社会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精神面貌,推动网络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报告课题组由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系主任曹博林副教授、李辉助理教授、汪翩翩副教授和黄文森助理教授四名骨干老师组成,包括18名硕士研究生参与到项目的指标体系搭建、数据内容分析和报告撰写中。本次课题自2022年3月开始讨论,历经半年时间定稿,最终形成共117页课题结果汇报PPT,以及近14万字的报告。

报告认为,爱国守法、把握网络思想底线已成为深圳网民的共识。从网络道德素养上看,深圳网民能够在网络上恪守诚信、正义、互助原则。此外,在网民文化素养、网民行为规范素养、网民公共素养三个方面,深圳网民还表现出主动学习、理性表达、尊重网络多元群体、积极参与网络公共生活等特点。

本次课题组的主要创新和贡献在于:首创了系统、综合的深圳市网络文明素养指标体系;采用配额抽样的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和大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获取了大样本量和一定代表性的数据;报告呈现了深圳网民的当前“面貌”和使用生态,计算得出了网络文明素养的具体分值和客观表现。

首先,课题组首创了深圳市网络文明素养指标体系,融合顶层设计与实践导向,兼顾网络文明底线保障和网络文明社会倡导两大维度,形成的指标体系具体分为六大一级维度指标、21个二级维度指标,以及若干具体题项组成的较为完备的测量体系。此外,邀请政府、行业、媒体、学者、网民等40名代表对各项指标的构成和权重进行综合评估,采用层次分析法,最终形成一套科学、全面的网络文明素养体系。

其次,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对象的选取采用配额抽样法,根据深圳市总人口的性别、年龄和分布区域进行配额,抽取了11500名14周岁以上深圳网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收集涉及线上线下,样本具备较强的代表性与科学性;同时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5万余名深圳网民的具体网络表达进行大数据分析。

最后,课题组发现深圳网民人均每日上网时长为5.86小时,比全国网民每日上网平均值长1.8小时。深圳网民网络APP使用上,明显低于全国网民使用率的是网络直播、网络视频和网络文学,明显高于全国网民使用率的是网上外卖、互联网理财和在线办公,由此看出深圳网民的特点是娱乐少、奋斗多。深圳网民在网络文明六大素养上的得分为81.85分,其中深圳网民思想素养得分为88.3分(权重为23.51%);网民道德素养得分为86.0分(权重为21.31%);网民文化素养得分为80.4分(权重为12.33%);网民规范行为素养得分为75.2分(权重为18.60%);网民自律及监督素养为84.4分(权重为14.92%);网民公共参与素养为67.3分(权重为9.32%)。此外,通过对5万余名深圳微博用户的大数据分析,确定在网络不文明表达上应负向扣除0.43分。两项相减,得出深圳网民网络文明素养的最终分值为81.42分。

该报告在深圳网络文明大会上发布后,受到包括人民网、南方+深圳特区报、南方都市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报道和转载,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后期亦将以蓝皮书形式正式出版。该报告是深圳市委宣传部与我校共建传播学院产出的智库成果之一,亦是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城市传播创新研究基地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