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深圳大学深圳医疗保障研究院在丽湖校区正式揭牌成立,依托深圳大学的多学科优势,整合医学、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法学等领域的资源,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理论研究、政策咨询、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研究平台。
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陈清,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深圳大学医学部主任、深圳大学总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姜保国,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刘国海,深圳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汝津,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严吉祥,深圳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单友亮、彭婧婷等出席揭牌仪式。深圳大学深圳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张学记主持仪式。
深圳医疗保障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由深圳大学与深圳市医疗保障局合作共建成立,旨在响应国家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需要,加强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医保资源优化配置、医保数字化转型等课题研究,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助力深圳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医疗保障制度优化与创新、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保基金监管与风险控制、医保信息化与智能化等,重点围绕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面、筹资机制、支付方式、管理效率等问题,开展国际和国内比较研究、公平性与可持续性研究等。研究院将深入研究医保基金监管的体制机制、风险评估和防控策略,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医保领域的应用。

毛军发在致辞中表示,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医保创新领域走在全国前列。深大作为扎根特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与深圳市医疗保障局共建医疗保障研究院,既是符合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响应“四个面向”中“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抓手,更是深化教育合作、推动产学研联动的生动实践。他表示,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深圳大学的医保研究迈上一个新台阶。深大将依托学科优势,聚焦医保制度改革、药品器材器械监管等关键领域,打造国内领先的研究院。他希望研究院在未来发展中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国家医疗改革需求开展战略性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加强协同与创新,构建产学研联动的合作品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建设高水平团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深大贡献。毛军发表示,相信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研究院将成为医保领域的重要智库,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单友亮表示,当前医疗保障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深圳加快构建以促进健康为导向的创新型医保制度的先行示范任务,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医保研究院,加强医保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这既是呼应时代使命职责的创新之举,也是服务深圳改革发展大局的迫切需要。他表示,深圳大学在管理学、医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与医保密切相关的领域,拥有一大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和科研团队,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创新能力,与深圳大学合作共建医疗保障研究院,是一件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大好事。深圳市医保局将全力支持深圳大学开拓深圳医保改革创新实践,汇聚全国经验,走出一条跨学科融合、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加快打造具有深圳气质、中国特色、国际视野的医保制度。

张学记介绍研究院的发展规划。深圳大学深圳医疗保障研究院是华南第一所医保研究院。深圳是医疗保障事业改革的“排头兵”,在深圳建立领先的医保研究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深圳大学承担许多国家医疗保障相关研究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以及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医疗保障局的若干项目。未来,研究院将聚焦于理论研究、政策咨询、智慧医保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致力于打造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医疗保障研究高地,助力国家医保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守护人民健康,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陈清、毛军发、张学记、姜保国、单友亮、研究院副院长韩优莉共同为深圳大学深圳医疗保障研究院揭牌。毛军发、张学记先后为研究院领导、学术委员会委员代表颁发聘书。揭牌仪式上,深圳大学与深圳市医疗保障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圳医疗保障研究院课题研究合作协议。

来自医疗卫生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单位的校外专家,深圳市及各区公立医院等定点医药机构代表,深圳大学医学部、党委组织统战部、社会科学部、附属华南医院、管理学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深圳医疗保障研究院成员、学术顾问委员会代表等共约100人参加揭牌仪式。
(党委宣传部 记者 杨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