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宣传部主办

深圳大学2024年新增4个“院士班”高考招生,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载体

发布时间:2024-05-28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高质量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深圳大学立足自身学科专业特色和师资团队优势,2024年创新推出4个由院士领衔的特色班在高考招生,分别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IEEE荣誉班)、电子信息工程(文华班)、土木工程(国际工程创新班)和土木工程(数学力学创新班)。4个特色班均由院士担任班主任或首席教授。在人才培养上,院士班注重科研导向和学以致用,院士们将参与到本科生的教学实践,为学生提供高端指导和支持,让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早进课题、早进科技前沿。

高层次师资,为深大学子带来了更高平台和更优质资源。深圳大学现有全职两院院士20人,外国院士2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99位,广东省高层次人才103位,深圳市高层次人才2104位,高层次师资数量位居国内高校前列。2024年深圳大学新增高考招生的4个院士班,是学校对标国家战略和“双区”建设需求进行的人才培养改革新探索,为学生提供更高水平的指导和支持、更前沿的知识和技能、更广阔的平台和机会,值得重点关注。


IEEE荣誉班:力争达到整体80%硕博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IEEE荣誉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牵头发起并担任首届荣誉班主任,院士团队组成学术指导委员会。该班2024年首次招生,高考招生总计划50人,入校后仍有二次选拔进入的机会。

IEEE荣誉班依托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与国际知名学术机构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合作,围绕“IEEE (International, Enthusiastic, Excellence, Expert) ”四大特色,以信息学科(计算机、电子、大数据)的学习为主线,结合牛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顶尖高校以及华为、腾讯、华大基因等知名企业的合作资源,通过“科研导向,产学共教,兴趣主导,国际对标”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旨在培养有国际素养、科研热情、出色能力以及掌握人工智能与各传统学科交叉与应用专业技能的新时代国际化科技精英。

IEEE荣誉班将致力于研究性教育的先行示范。大一引入国际化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目标,设置企业及跨学科导师帮助学生在大二完成研究方向选择,并以此方向作为学生在课程、科研、竞赛、毕设、研究论文等五个方面一体化培养的导向。IEEE荣誉班将为学生提供30%保研率的政策支持,并通过国际升学渠道力争达到整体80%硕博率。

毛军发院士介绍:

毛军发,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校长,IEEE Fellow,中国电子学会微波分会主任委员,射频异质异构集成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集成电路互连封装和射频电子系统研究,在高速电路信号完整性理论、射频电路EDA、半导体异质集成技术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IEEE班咨询群

 


文华班:优秀学生可直升香港科技大学硕士

电子信息工程(文华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华担任首席教授,旨在培养电子信息理论及应用基础扎实、熟悉学科前沿领域、能够从事电子信息领域研究的拔尖创新人才。该班往年为校内二次选拔招生,首届毕业生深造率达70%。2024年首次通过高考直接招生,高考招生计划拟定15人,另有15人计划通过校内二次选拔招生。

作为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文华班集中学院最优质教学资源倾力打造。该班单独开设专属课程,所有课程原则上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学生在导师带领下组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过程中提出具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完成有挑战性的创新项目,提升创新、研究、团队协作、表达沟通等全面能力。文华班还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国际化资源,由导师推荐相关领域全球知名境外(港澳地区优先)高校、实验室作为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其中,该班与香港科技大学达成合作,香港科技大学为文华班优秀学生每年提供若干个名额,进行本科毕业设计项目交换以及直升授课式硕士。

丁文华院士介绍:

丁文华,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曾任中央电视台总工程师,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突出贡献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3项,亚太地区广播工业杰出贡献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创新奖,王选科学技术杰出人才奖等。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咨询群


国际工程创新班:预期海内外深造及港澳地区就业比例超八成

土木工程(国际工程创新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担任班主任,重点强化学生的数力基础与专业数智化、国际化视野与工程管控能力,包括英文沟通与熟练应用国际设计规范和标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该班2024年首次招生,直接通过高考(大类)招生,招生计划拟定30-35人。

国际工程创新班的专业课采用中英文双语授课,强化国内外规范系统对比学习。通过情景化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互动式、换位式、小组式与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与习惯。配备班导师和企业/工程导师,企业/工程导师指导学生参与工程实践、开发现代化设计工具。为100%学生提供港澳和国际合作交流的机会,提升学生全球视野与跨区域合作能力。毕业生预期海内外深造及港澳地区就业比例超80%。

陈湘生院士介绍:

陈湘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深圳大学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院长。隧道与地下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特殊岩土工程等领域专家。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滨海城市韧性基础设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数学力学创新班:院士班主任+双导师

土木工程(数学力学创新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担任班主任,重点强化学生数理基础能力,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该班2024年首次招生,直接通过高考(大类)招生,招生计划拟定20-25人。

数学力学创新班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中强化数学和力学的应用能力训练。推行过程性考核,开展案例式、项目式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系统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大赛、力学竞赛、结构设计竞赛、挑战杯等学科竞赛,强化学生数理应用与创新能力。配备班导师和学科导师,学科导师助力学生打牢专业基础,全过程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及毕业论文。为100%学生提供国内与国际合作交流的机会,提升学生国际视野与跨专业合作能力。毕业生保研率不低于30%,全班力争达到70%的深造比例。

谢和平院士介绍:

谢和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力学与能源工程专家。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岩石力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地热、CCUS与低碳技术、海水制氢)等基础研究及工程实践。已出版10余本中英文专著,在《Nature》《Nature Energy》等期刊发表500余篇论文,入选中国十大科学进展。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四项国家科技奖项。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咨询群


更多深圳大学招生信息,可以关注深圳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s://zs.szu.edu.cn/)或“深圳大学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szubkzs),获取最新资讯。

(来源 深圳大学本科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