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须臾而过,新年将至荔园。“海雅之声”深圳大学2023新年晚会暨40周年校庆启动仪式于12月31日晚在深圳大学粤海校区元平体育馆举行。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李清泉,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杰出校友、正中集团董事长邓学勤,杰出校友、海岸集团董事长李奕标,深圳大学副校长徐晨、李永华、张学记、张晓红以及学校各二级单位负责人,师生代表、校友代表等出席仪式。
12月30日上午,深圳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在华为坂田基地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双方将充分发挥深圳大学科研人才优势和华为创新体系产业龙头优势,共同推进深入合作与协同创新,打造新时代高等教育校企合作新标杆。
本月初,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学校各项工作也迎来了新挑战。时值岁末年终,为了确保学校期末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全校广大教职员工坚定信心、科学应对、守望相助,以人“阳”事儿不“烊”,工作不打烊的作风状态,坚守岗位,坚守一线,全力以赴打好期末各项工作的收官战。
深圳大学艺术综合楼项目12月27日在深圳大学粤海校区顺利封顶。据悉,该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有效提升深圳大学的办学空间,更将成为深圳市市民文化演出、艺术欣赏的高水平场所,成为深圳文化建筑的新标杆。作为深圳大学建校40周年的重要礼物,该项目预计在2023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为加强中国与沙特阿拉伯两国人文教育交流合作,促进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中沙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经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批准,深圳大学和苏尔坦亲王大学将共建苏尔坦亲王大学孔子学院。苏尔坦亲王大学孔子学院是深圳大学在海外共建的第一个孔子学院,是深圳市在海外设立的首个孔子学院,也是位于沙特首都利雅得的首个孔子学院。
“Nature正刊报道的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原创技术有望打破现有电解水制氢必须向系统供给纯水的固有思维,可形成‘海上风电再生资源-海水直接电解制氢’一体化工业模式的全链条式零碳氢能发展路径!”谢和平院士的一席话,正式拉开了“海水资源能源化的海洋绿氢”的战略发展新序幕。深圳大学/四川大学谢和平院士、深圳大学副校长汪永成、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彦军、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刘泰生见证四方签署了“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开发与产业化推广应用”合作协议,东方电气集团专项投入3000万元用于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颠覆性技术前期研发经费,获得四方共享Nature报道该成果的原创技术专利及相关资料的知识产权,同时组建四方合作联盟后续攻关该原创技术的中试和示范、迭代升级和推进产业化。
近日,深圳大学正式启用从芬兰引进的脑磁图分析仪。该设备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脑磁图分析仪,是继北京大学、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上海)等之后全国第5台、华南地区首台306通道脑磁图分析仪,将助力学校心理、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土木与交通工程等学科的科研工作。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是一种采用低温超导技术(SQUID)实时地测量大脑磁场信号的变化,将获得的电磁信号转...
2022年12月8日-9日,深圳大学二级单位述职考核大会在粤海校区校友广场多功能厅召开。党委书记李清泉,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孝军,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月兴,副校长徐晨、李永华、张学记、汪永成出席会议。学校各学院(部)院长(主任)、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2年12月10日下午,由深圳大学主办,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深圳国际海事研究院承办,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和航运界网协办的深圳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高端论坛,在深圳国际海事研究院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举办。作为2022首届深大湾区论坛的收官之作,为国际航运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提供深入探讨和学术交流的平台,全方位探讨深圳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人才、服务、政策、科技、法律、智库、营商环境等问题,为全力推进深圳本地大学的高端航运智库建设和助力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与深圳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建言献策,受到相关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和航运业界的关注。深圳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永成,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严新平等领导专家出席论坛。
2022年12月8日-9日,由深圳大学联合同济大学、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共同主办的“世界城市日系列活动—2022第九届国际地下空间开发大会”在上海召开。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该领域专家参会,与百余名专家学者共同开启了一场海内外地下空间领域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