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墙角的盆栽点缀着简单宽敞的办公室,午后的阳光穿过参差绿叶钻进房间,两人交流讨论的声音都不大,时光因而显得静谧。当记者走进高等研究院李猛教授的办公室时,他正在为一名博士后答疑解惑。一番细致的分析过后,后者终于找到了实验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临走前,李猛不忘再三叮嘱解决问题的重点。
李猛,高等研究院教授,是深大入选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同时,荣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青年教师第一人。
■幸运的深大“双青”
2014年,李猛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即将完成博士后训练,期间在思考未来的去向时,他发现了深大。“自2012年以来,深大对科研越来越重视,各类的科研排名也一直往前排。”李猛回忆道,深大日益浓厚的科研氛围引起了他的注意。恰逢当时深大刚刚开始组建高等研究院,借鉴了美国的终身教授制度,在高等研究院实行预聘--长聘制,即受聘的教授可以成为一名独立的PI(学术研究员),自行组建课题组,无需加入现有的特定研究团队,自由选择科研方向,这大大吸引了李猛的注意力。考虑到当时妻子还在香港攻读博士学位,而自己本身也是广东人,于是,李猛选择了在深大落脚。
就在去年,李猛入选了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同年,获得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的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前者是中组部针对海外青年人才所推出的项目,竞争异常激烈,而后者在全国范围内只有400左右的名额。同时获得这两项荣誉,难度可想而知。“一开始我没抱有太大希望,所以获奖的时候很意外,感觉非常幸运。”他说道。当被问到这中间的努力时,他把成功归功于运气,“不见得我比别人做得好多少,只不过我比别人运气好一点。”
■“兴趣”是跨学科研究的桥梁
李猛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两个:一个是深海和近岸湿地的微生物生态学与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另一个是环境微生物的宏基因组学与宏转录组学。“人类有一个永恒的问题,就是‘我们从哪来’。如果说哲学家会从思想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作为科学家,我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找到答案,那就是去探究深海极端环境里的生命过程。”李猛打趣地和记者解释他的研究内容。在研究微生物DNA时会用到生物信息学、分析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不同领域的知识,有时他还要根据需求,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提取微生物所有的DNA。面对庞大的DNA信息计算量,长年累月前往实验室对他来说是常事,而在实验室中通宵达旦更是家常便饭。尽管如此辛苦,李猛依旧乐在其中。
其实李猛在厦门大学就读的本科专业是海洋化学,直到在香港大学读博时,才开始学习微生物生态学与环境毒理学的相关知识。谈及跨领域学习的原因,李猛笑着解释说:“导师魅力比较大。”在导师的影响下,李猛慢慢培养出对生物学的兴趣,尽管一开始他甚至连最基本的PCR技术(体外DNA扩增技术)都不知道是什么。兴趣或许不会降低问题难度,却能提供动力去克服难题。“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慢慢学的,只要有了兴趣就不会觉得枯燥了。这样交叉式的学习成果也成了我的一大特长,学生物的不一定比我懂化学,学化学的不一定比我懂生物。”李猛说道。他更推崇同学们使用这种跨学科领域的学习方式,“我带的博士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方案,有时他们也会结合我课题组的主要方向来实施方案,这样学科之间的知识才能相互交叉。否则强制要求他们完全来帮我,也没多大意思,反而把他们的特色给丢掉了。”
■教学相长的朋友式教学
相比于给学生规定好研究方向和研究时间,一直追着学生“赶进度”,李猛更愿意做一个“引导者”,鼓励同学们自由探索。“当你没想法,或者想法太多自己拿不稳主意时,咨询猛哥,他会给你意见。”李猛的第一个博士后潘杰说到。“猛哥”是同学们对李猛亲切的称呼,对他们而言,李猛不仅是良师,更是益友。他鼓励着每一个有科研意愿的学生继续学习。潘杰跟李猛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还在继续深造与工作的分叉路口中徘徊。为了在老师面前更有“底气”,他在见面之前特地把酒店布置得像家一样。但李猛还是察觉了他的想法,“尽管他知道读博士后只是我的一个选择,我手里还有公司的offer,但他很尊重我的想法,在知道我还有学习的意愿后,还出钱让我去南京培训生物信息方面有关的课程。”在李猛的帮助下,潘杰最终选择继续深造。
除了是大家的老师,李猛更是学生们的榜样,言传身教形容他再贴切不过。在大家眼里,他是一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尽管现在教学与科研任务繁重,他依旧坚持阅读大量的文献,跟进最新的科研成果,并且常常发到微信群里与学生们分享。“有时候觉得他比我们这些学生读书更积极,我们都羞愧了。”潘杰说到。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常常可以听到最新的科研成果,这使课堂的气氛活跃不少。在李猛看来,科研和教学从来都不是冲突对立的,反而是相辅相成的。“科研创造新的知识,知识的传播需要依靠教学,科研的前沿结果可以运用于教学。而传播的过程又会有反馈,出现未知的情况,刺激你去创新。”
(转自《深圳大学报》 414期 记者:邓佩梅 吴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