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宣传部主办

“新手”启航,一路“艇”进!——深圳大学赛艇队全力备战首届X9赛艇联赛

发布时间:2022-11-03

一声声铿锵的口号,整齐划一的节奏,强劲的肌肉带动桨板,在水面上拍起层层水花,水面被长长的涟漪“劈”开,往日宁静的深圳茅洲河顿时显得活力四射。为了备战11月6日开赛的深圳西丽湖国际科教城X9高校院所联盟首届X9赛艇联赛(以下简称“X9赛艇联赛”),连日来,深圳大学赛艇队(以下简称“深大赛艇队”)吹响集结号角,在茅洲河、大沙河持续开展训练。

零经验队伍摸着石头“下河”

虽然作为X9联盟首届轮值理事长主要承办本届赛事,但深圳大学赛艇队却是实打实的赛艇“新手”——队伍是新组建的,队员是新招募的,所有队员此前从未接触过赛艇运动。对他们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全新的项目,需要从头开始学习和训练。

9月21日,深圳大学体育学院面向全校师生招募赛艇队队员。不少师生踊跃报名,两天内就有五六十名学生报名,远超所需的学生队员数量,其中也有不少是体育专业的学生。报名情况看似乐观,但实际情况还是令深圳大学体育学院执行院长曾小松感到了“开头难”,因为报名的师生中没有一人是以往接触过赛艇运动的,学院也没有赛艇专业的老师、教练,对于招募报名后的选拔标准也没有掌握。曾小松说,赛艇对于体育专业出身的师生来说都是崭新的尝试,只能尽可能将原有的体育基础尽快地转移到赛艇这个新项目上来,“没有赛艇项目经验的专业队员和教练,全部是业余选手,这是深大赛艇队遇到的第一个挑战。”

时间紧迫,多大的挑战都要迎难而上。体育学院的老师们通过查资料、向专业赛艇俱乐部的教练、专家请教,制定出了一套标准且尽量专业的选拔方案,对报名师生进行选拔。深大赛艇队诞生了!“解锁”第一关后,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新手挑战关卡”。

去哪里训练、找谁来带训练?学校没有水上训练场地、码头,没有自己的船艇、船桨,更没有专业教练,一切都是从“新”起航。这是深大赛艇队遇到的又一挑战。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学校没有专业人员和条件,我们就去外面找。”深圳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唐玉成说,学校想尽办法为赛艇队训练提供专业的场地、教练保障。训练初期,深大赛艇队通过划船机进行陆地室内训练。但赛艇运动必须要下水,尤其对于新手来说,大多数时间都应该在水上熟悉设备、训练技术和打配合,建立队员间的默契。为此,学校专门预约了南山区大沙河赛段河道和光明区茅洲河南光绿境驿站河道,同时分别聘请了和鹭赛艇俱乐部和光明深潜中心的教练为团队提供专业的赛艇训练指导。此后的大部分时间,除天气或出行受限情况外,深大赛艇队都在河道上进行训练。

如何既保证3组队员充足的训练时间,又不耽误教工正常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日常课程学习,是深大赛艇队面临的一大问题。为了平衡训练和正常教学安排,队员们进行分组训练,专家组队员主要就近在大沙河赛段开展日常训练,学生组则主要在光明区茅洲河南光绿境驿站进行日常训练,每个组别保证工作日每天训练时间至少2小时以上,节假日训练时间翻倍,既保障足够的训练时间,又不影响师生的教学和学习任务。

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训练

作为新手队伍,更需与通过坚持训练提高水平。组队以来,深大赛艇队坚持教学日每天一到两练、周末每天两练,国庆假期也不例外。教练根据队员们的身体素质和组别制定了详细且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着重从加强训练强度、频度等方面发力,并根据训练情况反馈对队员位置、角色等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保证配合达到最佳状态。负责学生组训练的外聘教练肖楚楚说,每次训练后,她都会将队员的训练视频、训练总结发在深大赛艇队微信群中,让大家一起针对训练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改进。

高强度高密度的训练计划,对队员们的时间管理和身体素质都是巨大的考验。为了不影响师生的工作和学习,训练基本都安排在清晨,专家组的日常训练时间是早上5点半到7点,学生组则是早上7点半出发前往茅洲河。训练期间,教练和队员们每天都见证深圳从天未亮到天亮过程。一些住在丽湖校区的学生队员每天5点50准时起床,打车到粤海校区与队友们会合,再乘坐巴士去训练场地。深大赛艇队队员卢勇绅老师说:“我们都是早上4点多起床,驱车一个小时左右赶到训练场地。有时候天都没有亮就出发了,但心里仍然感觉很值得!”

“茅洲河一个来回是4公里,队员训练一练至少12公里起步。”曾小松说,由于队员们都是赛艇新手,在划桨的过程中容易发力不对,连续的训练导致一些队员出现腰伤等身体伤病,好几位队员不得不因此退出训练。坚持下来的队员们根据教练的训练反馈和体育专业队友的动作指导进行复盘,不断调整自己的动作,尽量保证不让自己受伤,或者将已有的伤病控制在经过休息后可以恢复的范围内,同时还要克服伤病带来的队员替换难题。“有困难就想办法克服,深大赛艇队仅有一个多月的备赛时间,队员名单都是在训练和磨合中不断调整才确定下来的。” 唐玉成说,“可以说,深大赛艇队是在和时间赛跑。”

赛艇运动是一种“背向”运动——划手是背朝赛艇前进的方向坐于艇中划桨的,只有舵手面朝赛艇行进方向,是团队唯一的“眼睛”,也是把握前进方向的“灵魂”。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大三学生邱韵婷担任男女混合八人单桨800米项目的舵手,她和另一位女舵手都在训练中表现出色。然而她们也面临的同样难题,持续的训练占据的时间精力使得她们越发担心自己的学业受到影响,也因此一度打起了退堂鼓。没有舵手,赛艇就失去了“眼睛”。学校了解情况后,与两位舵手所在学院进行沟通,很快作出妥善的安排。“遇到课程与训练无法协调的情况,老师会给我们专门录制上课的视频,方便我们训练后回放学习,保证我们的学习进度不落下。”邱韵婷说,“老师对我们说,能够代表学校出征,是一份光荣,我们很珍惜这样的机会。”

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感悟体育精神

深大赛艇队男子800米单桨项目比赛的队长王冠斌是青年奥运会游泳冠军,他用熟悉的游泳运动来与赛艇运动做比较:“两项运动都是要与水对抗,但游泳是个人项目,赛艇则是一项考验团体配合的运动,需要整个队伍团结协作,互相信任。”队员们说,赛艇运动没有“MVP”,每个人都是团队的重要一环:领桨手要有领导力,动力桨手要有专业动作和力量,一、二号位要平衡和调整方向,每个角色分工不同,但最终目的是将八个人的力量合成一个人的力量。

王冠斌作为领桨手,要把握划艇的节奏和方向。由于和所有队员一样,都是第一次接触赛艇运动,刚开始时都把握不好要领,总是找不到着力点。“晚上我做梦都梦到在晃动的水面上练习划桨。”王冠斌说,自己将多年游泳训练中积累的力量优势发挥出来,和队友们一起练习、互相提醒,经过半个月的训练,大家的默契度和熟练度都渐入佳境,再也没有出现这类失误。“一条赛艇就是一条心、一个脑子。”队员们不约而同地说。

虽然训练很累很苦,但队员们从中感受到了赛艇运动的魅力,感悟了体育精神,也收获了友谊。“赛艇真的很有趣!学会了这项技能之后,我会积极向周围人分享,让更多人体验到赛艇的乐趣。”深圳大学体育学院大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丘志伟说。体育学院休闲体育高尔夫专业的大二学生陈怿则开心地表示,赛艇训练不仅加深了体育专业学生对专业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一份友谊,“大家一起经历苦和累,一起收获进步,这段特别的经历一定会让我难忘。”队员官俏桃展开满是茧子的双手说:“虽然每天训练辛苦,手上老茧还没掉两天又长出新茧,但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就是体育的竞技精神所在呀!”

对于队员们的辛苦,训练团队和学校都看在眼里。“我们很多队员这一个月来都瘦了一圈。”唐玉成心疼地说,为了保证队员们训练期间的营养,学校和体育学院准备了鸡蛋、牛奶、蛋白棒、蛋白粉等高蛋白食品。另外,在户外河面上训练很容易晒伤和中暑,握桨的手也容易磨破,学校为队员们准备了防晒衣、防晒帽等装备,还购置了胶带棒保护队员们的双手。唐玉成说,学校参加比赛备赛还受到了其他单位的关注,“我们特别感谢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的支持。”

备战此次X9赛艇联赛,深大赛艇队的队员们付出了许多。首赛将近,队员之一传播学院刘辉教授代表所有队员说出了他们的期待:“虽然是新手队伍,但我们将拼尽全力赛出自己的水平和风采,希望能取得好成绩,为学校争光!”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