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下午,“深大讲坛”第一百二十五讲在沧海校区致理楼L4-201举行。本次讲坛,我校邀请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教育部“**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平原教授为深大师生带来了一场名为“新文化运动的正面,侧面与背面——以北京大学诸君为例”的精彩讲座。
陈平原首先以简单的语言讲解了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三个常被混用的概念。他说,三个概念有相互重叠的部分,各个学者对三个概念也有不同的看法。陈平原教授认为:“五四运动的意义在于不断被陈述,这铺就了当代中国的道路。”
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加关注新文化运动在政治、思想启蒙和文学革命上的作用。与一般人不同,陈平原强调新文化运动在教育史上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五四运动时期“转了一个弯”,随后才有了新的发展,并确立了“大学精神”。“理想的大学,不仅仅追求学问与培育人才,还探索精神、服务公众、参与政治,乃至直接影响社会进程。”陈平原指出,“现代中国大学,不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科技)人才、创造科研成果的场所,而且还深深介入了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建设。”
讲座期间,陈平原讲述了林琴南、刘师培、俞平伯等五四运动代表人物的故事和他们坚持不同的观点所产生的碰撞。他说:“一场大的思想文化运动,在其展开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声音,有人支持,有人反对,这都是很正常。日后某种声音占据了上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不等于反对者就是敌人,或者‘大逆不道’。凡是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参与对话的,不管立场左中右、声音高中低、力量大中小,都值得称道,都有特定的历史地位。”
随后,陈平原以两位新文化运动时期默默无名的两位北大学子——深陷北大讲义风波而被退学的冯省三和坚持旧戏而被退学的张厚载的故事,表现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展现时代潮流的有情和无情,让深大师生有机会重新思考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正如陈平原所说:“诸多失败的或不太成功的选择,就好像历史的折痕,或深或浅地镌刻着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折痕处,其实百转千回,你必须有耐心慢慢展开,仔细辨析,才能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那些没能实现的理想、激情与想象力。”
陈平原还与深大师生分享了北大哲学教授张竞生的故事。为何同为北大哲学教授,美国博士胡适引进杜威,名满天下,引领风骚数十年;法国博士张竞生信奉卢梭,却举步维艰。陈平原分析个中原因,并由此引出“新文化人”努力的方向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天花板。
最后,陈平原围绕主题总结了四点内容:一是要重建新文化运动的光谱,越宽越好,所有参与对话者都是“战友”,即使立场迥异;二是认可新文化运动的多种可能性,“已经实现的”不等于就是“最佳的”,“没有实现的”也不等于没有价值;三是理解那些没有实现的计划与理想,同情失败者的命运,承认“偏师”自有完整性与合理性;四是借助倾听被压抑的声音,重新思考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