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深喀同心润边疆 高原送教育新人——第五批大学生深圳援疆支教团赴塔县送教及红色实践掠影

2025-05-12 18:16 浏览:

五一劳动节期间,广东省第五批大学生深圳援疆支教团赴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开展“送教传温情,共筑边疆梦”主题活动,以教育为纽带,在帕米尔高原播撒希望。在团长陈汉周及领队薄迎迎、张文恒老师的带领下,支教团成员在探访历史文化、学习守边精神和送教课堂中深化家国情怀,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使命,为南疆基础教育注入“深”情力量。

广东省第五批大学生深圳支教团全体于拉齐尼小学合影

行走的思政课:边疆经纬铸魂

5月5日,支教团赴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石头城遗址。这里曾是玄奘法师西行路上的重要一站。支教团站在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故土上,深切缅怀这位伟大的高僧,探寻他留下的精神财富。馆内陈列的帕米尔高原历史文物、丝绸之路商贸遗迹以及塔吉克族民俗展品,系统展现了边疆多民族共创辉煌的历程。

队员们于石头城遗址学习丝路精神

张文恒为队员们讲解古丝绸之路上的“精神图腾”

在海拔5100米的红其拉甫国门,呼啸的寒风吹起鲜红的五星红旗。界碑旁,“中巴友谊万岁”的铭文历经数十年风雪依旧清晰。深圳大学的杨俊杰同学动情表示:“教育援疆何尝不是另一种戍边?我们都在用青春守护祖国的边界。”薄迎迎总结:“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让学生看见——在祖国需要处,永远有站立的身影。”

来自深圳大学的队员们于国门前合影

高原送教:点亮希望之灯塔共绘未来蓝图

支教团走进以“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名字命名的拉齐尼小学,通过影像资料了解了三代戍边事迹以及拉齐尼本人为解救落入冰窟的儿童英勇牺牲的事迹。陈汉周说:“拉齐尼用生命诠释了忠诚与奉献,作为援疆教师,我们更要扎根边疆课堂,为孩子们点亮理想的明灯!”

队员们肃立观看拉齐尼纪念片

大学生支教团为拉齐尼小学送上了四节趣味课堂。

二(1)班的孩子们与深圳大学送教团队合影

二(1)班的趣味课堂由深圳大学组织呈现。曾博闻同学通过“塑料棒吸附纸屑”实验,让纸屑在棒子上“跳舞”,直观演示静电现象,激发孩子们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探索热情;吴俊琛同学设计了气球摩擦头发吸附纸屑比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静电原理的理解,学生们分组实践,在欢乐的氛围中探索科学奥秘。

二(2)班的孩子们开动脑筋、自由创作

在二(2)班,一堂以“我心目中的草原”为主题的趣味美术课正在展开。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的郭安妮同学和她的团队使用油画棒,丰富孩子们的艺术体验。队员们引导孩子们回忆生活经历并参与“抓草原”互动游戏,最后的自由创作作品,尽管孩子们的笔触略显稚嫩,但每一幅作品却都饱含着对草原的无限遐想。


三(1)班的“潮汕美食”趣味语文课堂也在有序进行。韩山师范学院的陈少真同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新疆美食馕和潮汕美食——粿,联系起来。课上,全体同学用新学的潮汕方言齐诵“我爱中国”“我爱新疆”,稚嫩童声回荡在帕米尔高原,课堂别开生面,趣味盎然。

三(1)班的趣味语文课堂正在进行中

体育馆中,三(2)班的孩子们正充满着朝气、期待着体育课。嘉应学院的梁健艺和队员们策划了“顶碗竞走”和“鸿运当头”游戏,孩子们两两搭档,用额头默契地顶着气球,以接力的形式进行折返跑。他们紧紧相依,步伐协调一致,向着目标奋力奔跑,加油声、欢笑声交织成一曲欢快的乐章。

三(2)班的趣味体育课在场馆进行

此次活动是深圳教育援疆“行走的思政课”系列实践之一。未来,支教团将持续挖掘边疆红色资源,将国门下的感悟、遗址中的启迪融入教学,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雪域高原生根开花。


(党委组织统战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