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崑鹏向未来”四链融合项目首场活动——具身智能成功举行

来源: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2025-03-03 18:00 浏览:

2月27日,“崑鹏向未来”四链融合项目首场活动——具身智能专题会议在粤海校区汇典楼圆满落幕。本次盛会旨在加速具身智能领域高端人才与项目集聚,加速专利技术的转化与应用,推动产业的升级与发展。该活动由深圳大学主办,聚焦“技术研发-产业转化-资本赋能”全链条协作,吸引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深圳天使基金、深大科技基金、犀牛资本、中南e聚投资、正和伙伴基金、深圳志成资本、上市公司并购联盟、中科私董会、昆山市天使投资基金等20余家投资机构及5项具身智能科创项目参与。

活动伊始,深圳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强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表示,深圳大学拥有大量的专利储备和成熟的专利转化机制,致力于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持。他强调,学校将全力推动具身智能领域的创新发展,助力产学研深度融合。

活动中,武汉万睿科技有限公司首先带来项目《ANCIENTα人形机器手、眼、脑多模态感知与深度视觉融合软硬件技术解决方案》,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和三维视觉,利用深度学习及影子重定向等技术,打造人形机器人交互体验。该项目研发了一种新型驱动器技术提高了机器人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使机器人能够在需要高精度和快速响应的场景中表现出色,同时减小了机器人的体积和重量,拓宽了其应用范围,应用场景丰富。

紧接着,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胡新尧团队对《面向大健康应用的个性化人体数字孪生》做了详细介绍。该项目是一项颠覆性创新,将复杂的动作捕捉和数字建模技术变得低成本、高效、易用。在大健康领域,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为运动康复、健身指导、手术模拟等多种场景提供精准的个性化建议,从而帮助用户提升健康水平。此外,该技术还可用于工业机器人控制、智能家居设备优化等领域,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转型进程。

随后,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唐海达老师对《可呼吸暖体假人》进行介绍,本项目设计了一种低成本呼吸暖体假人,通过雾化器与气泵结合的释放雾化颗粒系统,模拟病原体释放,实现精确控制呼出示踪气体的气流速度、流量。微型气泵和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的呼吸采样系统,模拟人体呼吸频率与气通量。为公共卫生防控策略制定与效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环境科学与健康建筑发展,并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实验研究水平提升。

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巩伟杰老师介绍项目《分布式电推涵道动力无人机应用方案和水下仿生机器海豚潜航器载荷平台》。项目团队以电推涵道动力系统的降噪、增推、减阻、非设计点动力稳定性为研究目标,改进了涵道动力气动性能,建立了完整的测试系统,项目成果集成于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一体化设计测试平台中,可进行不同类型涵道的快速设计测试,获得了多项技术产权。

另外团队开发了多种、多代仿生机器鱼,最新一代(FFD-3)仿生机器海豚潜航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有较大的有效容积,可搭载声呐、摄像头、作业工具等多种载荷。具有仿生外观、高度隐蔽性、灵活机动等特点,还能够集群组网、协同作业,长时间不间断工作等真实海豚所不具备功能。在军事领域和民事领域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应用场景广阔。

会议尾声,深圳市睿研智能控制有限公司带来《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灵巧手》的介绍。灵巧手具备以下特点:高精度抓取能力、灵活的运动控制、多关节设计,能够适应多种复杂环境。它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物流运输、家庭服务等多个领域。公司展示了灵巧手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案例,并强调了其在提升机器人智能化水平中的重要作用。该产品作为智能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先进的技术创新和实用功能。

本次活动,提供了一个让行业专家与企业资本面对面的平台,探讨了具身智能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需求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围绕技术创新、政策环境、市场竞争格局等多个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