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2023年高交会-C³未来建筑大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建筑领域未来趋势的行业盛会,大会以全新主题——“穿越边界·可持续共栖”,开启了绿色低碳、可持续建造的话题,汇集各领域专家与企业共同探讨建筑产业链的未来发展。
深圳大学以本届大会为平台契机,成功主办了“数字赋能绿色低碳建筑”高峰论坛,参加了“城市建筑光伏与辐射制冷利用”展区,展示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与产品,并在“健康建筑产业创新发展”“智慧城市建筑创作与科技”等多个板块积极发声,打破行业壁垒,拥抱机遇交叠,探讨未来发展之路。其中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范悦教授,艾志刚教授,钟中教授,蔡瑞定教授级高级建筑师,许雪松高级工程师,张彤彤副教授,唐海达副教授,崔光勋助理教授等,聚焦健康建筑产业、未来智慧城市建筑、数字化建筑、绿色低碳建筑等多个领域,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和未来建筑趋势提供创新思路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新技术报告
主题Ⅰ:面向健康的既有住区品质精细化提升研究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范悦老师受大会邀请,进行了《面向健康的既有住区品质精细化提升研究》主题演讲,介绍了我国城市建设已经由“增量发展”模式转变为“存量更新”阶段,对于既有住区的品质提升,不仅顺应“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房子”的国家方针,也与绿色健康导向的精细化城市更新倡议息息相关。
主题Ⅱ:存量语境下校园空间发展的可持续性探索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级高级建筑师蔡瑞定老师受邀在智慧城市建筑创作与科技主题论坛上进行了《存量语境下校园空间发展的可持续性探索》主题演讲,通过探讨如何对原有校园空间及城市社区环境要素的梳理以及关键问题的诊断,辨证论治,以轻、中、重等不同程度的介入干预策略,重构校园公共空间系统,探索校园空间发展的可持续性。
主题Ⅲ:基于人工智能的建成环境气候适应性预测与优化
深圳市建筑环境优化设计研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导师许雪松老师受邀在数字赋能绿色低碳建筑主题论坛上进行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建成环境气候适应性预测与优化》主题演讲,介绍了其研究团队近年来在城市环境预测与建成环境的气候适应性优化设计领域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所做的探索。
主题Ⅳ:基于仿真模拟的高密度老旧住区疏散机制与优化设计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张彤彤老师受数字赋能绿色低碳建筑主题论坛的邀请,进行了《基于仿真模拟的高密度老旧住区疏散机制与优化设计》主题演讲,研究团队对深圳市老旧住区疏散空间进行调研,并根据其难点构建实验场景,进行对比模拟实验,分析人员疏散机制,从而提出有利于提升人员疏散效率的高密度老旧住区的空间优化策略。
主题Ⅴ:高密度城市建筑光伏与辐射制冷利用潜力研究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唐海达老师受数字赋能绿色低碳建筑主题论坛的邀请,进行了《高密度城市建筑光伏与辐射制冷利用潜力研究》主题演讲,分析了光伏系统和辐射制冷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和应用潜力,为建筑节能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质性支持。
主题论坛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湾区研究院、深圳大学联合C³大会共同举办“数字赋能绿色低碳建筑”主题论坛,并邀请了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诸多学者及国内知名建筑设计机构共同参与,聚焦未来智慧城市建筑,共同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和未来建筑的趋势。
深圳市注册建筑师协会会长、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艾志刚老师受邀并担任“智慧城市建筑创作与科技”主题论坛的主持人,成功地主持了开幕式,详细介绍了论坛的主题,并逐一介绍了本次论坛的演讲嘉宾和会议流程。
主题展览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钟中教授带领学生一起参观学习
深圳大学深耕于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和见证着深圳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在“双区”和“设计之都”的背景下,深圳不仅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的规划和建筑企业,同时也孕育了自身先锋的设计文化,更是为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此次C³未来建筑大会,是一场产、学、研深度融合交流的盛会,科技创新和研发相接轨,推动了企业间的交流发展,同时也为深圳大学的研究者们点燃了新思想的火花,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