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深圳大学与韶关学院在韶关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东数西算”算力枢纽节点城市建设、广东北部生态发展区发展等为契机,以学科建设和高层次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为核心,深化重点学科、高水平团队、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重大科研创新项目建设交流,以及重大成果培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合作,推动双方内涵式发展和高水平建设。

韶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少荣,韶关市长陈志清,深圳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清泉,韶关学院党委书记孔云龙共同见证签约揭牌仪式。仪式由韶关学院校长张晓红主持。深圳大学副校长李永华、韶关学院副校长郭会时签署《深圳大学 韶关学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韶关研究中心建设协议》。
根据协议,在学科建设方面,双方将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交流合作,助推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和硕士学位点培育;在研究生培养上,深圳大学将吸纳韶关学院优秀教师担任研究生导师,加强导师的交流互动,并开展导师业务培训交流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此外,在专业认证建设上,双方将加强专业认证经验交流,推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师范专业认证、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等领域合作。
李清泉表示,深大与韶院皆为省属地方高校,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希望以本次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作为两校内涵式发展的新起点,推动两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挖掘更多机会,开展更多实质性合作,产出更多丰硕成果,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作出新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也是两校在以重大成果培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的相关谋划。
韶关是国家“东数西算”战略规划的十大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之一。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国家发改委于2016年12月正式批复、由深圳大学牵头组建的国家级大数据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具备高水平的大数据研发能力和产业化资源整合能力。
在国家级平台建设方面,协议提到,将结合韶关学院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和韶关产业发展需求,选取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平台,支持韶关学院建立韶关研究中心、联合工作站或联合实验室。
这一内容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现场便得以落地。现场,两校正式签订了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韶关研究中心建设协议。

接下来,双方将依托国家工程实验室韶关研究中心,围绕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相关重点方向,主动服务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工程,密切对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枢纽节点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需求,共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典型应用研发。
“此次两校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和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韶关研究中心的设立,必将为学校和韶关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韶关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孔云龙表示,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携手深大推进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交流合作,为韶关新兴产业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南方+ 记者 钱明雅 叶志强 通讯员 李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