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要闻

深大要闻

深大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深大要闻 > 正文

深圳大学扎根“双区”办世界一流大学

2025-02-25 09:18 浏览:

2月24日,全省教育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推进广东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为奋力开创新时代广东教育强省建设新局面提供方向指引。会议召开当天,《南方日报》广东教育强省一线观察专栏,以《深圳大学:扎根“双区”办世界一流大学》为题,报道深圳大学瞄准“世界一流”,服务国家战略,培养一流人才,努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全文:

深圳大学扎根“双区”办世界一流大学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在实验室指导研究生。

作为“零起点”新办大学,深圳大学(下称“深大”)创校之初就肩负着特殊使命:为特区培养人才、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探路,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多个第一。

新的历史使命赋予“特区大学、实验大学、窗口大学”新的时代内涵。进入新时代以来,深大实现跨越式发展,跑出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深大速度”。

面向未来,深大正突出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

●李秀婷 王若琳

瞄准“世界一流”  打造学科高峰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深大制定了与深圳市协调发展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到2025年,建成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到2035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

瞄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目标,深大持续优化学科布局——

重点支持光学工程、土木工程学科率先突破,打造“两大”高峰学科;支持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四大基础学科博士点建设;推动文理、理工和医工交叉,重点建设一批国家急需、前景广阔的新兴、边缘和交叉学科;打造了先进能源、特殊材料、控制科学等特色学科。

目前,深大有工程学、临床医学等20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0个,专业硕士点数量32个。仅2024年,深大就新增9个博士点,新增数全国第二。

人事制度改革 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教师队伍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深大以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持续优化人才“引育用留”体制机制,打造“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人才生态。

引——大力推行“冠名教授”政策,实施“百人计划”,大力吸引高精尖缺优秀人才。

育——打造“荔园人才”“特聘教授”“学术荣誉岗位”等人才培育阶梯体系,推行“荔园留菁计划”,打通博士后成长通道。

用——构建人才分类管理评价体系,建立标志性成果“一票通过”考核机制,试点“长周期”考核,鼓励人才勇闯“无人区”。

留——建设人才公寓、建立职业年金,为人才解决住房、子女入学、养老等困扰,全校联动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

目前,深大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13人,其中两院院士21人。2023年,深大党委书记李清泉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首位本校产生的院士。

2021年至今,深大自主培育国家级人才达80位。自2020年起,深大每年新增的国家级人才中,自主培育人才占比持续超过引进人才。

依托高水平人才和高层次平台,深大全面推进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十四五”时期,深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新增101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新增95项。

面向未来 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从扎根特区办教育,到扎根“双区”“冲一流”,深大始终坚持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实施面向未来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完善“双创”人才培养体系。

本科生多元化学分修读——推行学分制改革,鼓励学生跨校、跨院选课,积极推行辅修专业、辅修学士学位修读模式,鼓励学生以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转换学分。

研究生也可以担任PI——实施“五个100”工程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鼓励研究生瞄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大需求自主科研攻关,每年培育100个研究生自主创新成果,每年支持资金超400万元。

院士担任班主任和科创导师——高层次人才参与本科教学,设立4个“院士班”,创办“院士领航科创训练营”,首批设立5个培养方向,由“院士导师+业界导师”指导本科生“双创”项目,探索拔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深大系统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开办六大类创新特色实验班40个、微专业40个,以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学科交叉、创新创业、国际接轨重构教学内容,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积极引企入教。

目前,学校建设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2个,获批广东省未来技术学院、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

据统计,深大2023届和2024届去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中有超过45%签约世界500强企业,其中超1600人签约华为、比亚迪、腾讯、中兴等著名本土企业。

深大研究生院院长刘永透露,深大将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共同建设集成电路学院,通过科教产教深度融合,采用本博贯通的方式,培养行业领军人才;还将与香港高校共建联合研究生院,落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

案例

深大本科生有多幸福?

院士做班主任、当科创导师

一进大学,就由院士做班主任,是什么体验?来深圳大学就能感受到!

2024年,深大新增4个“院士班”首年招生——设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IEEE荣誉班)、电子信息工程(文华班)、土木工程(国际工程创新班)和土木工程(数学力学创新班),分别由毛军发、丁文华、陈湘生和谢和平4位院士担任班主任或首席教授。

不同于以往的培养方式,院士班注重科研导向和学以致用,院士参与到本科生的教学实践,为学生提供高端指导和支持,让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早进课题、早进科技前沿。

例如,毛军发院士领衔的IEEE荣誉班,是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的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为依托,不仅有院士级的强大师资团队和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平台,还实行业界和学科双导师制,由华为、腾讯、华大基因等知名企业专家担任业界导师。

学生以信息学科的学习为主线,实行课程、科研、竞赛、毕设、研究论文“五位一体”培养模式,培养新时代国际化科技精英,既有国际素养、科研热情、出色能力,又掌握人工智能与各传统学科交叉与应用专业技能。

在深大,院士除了做班主任,还会指导本科生做科研,担任创新创业导师。2024年7月,深大正式启动“院士领航科创训练营”。

训练营由院士团队牵头成立“X创新中心”,中心设立若干学科创新项目,组建导师团队,以本科生为培育对象,建立“专业学习—创新训练—科创探索—科创成果转化”的培养链条,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思维、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业素养。


原文链接:https://epaper.nfnews.com/nfdaily/html/202502/24/content_10127572.html?from=weChatMessage&enterColumn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