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宣传部主办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学校对口帮扶和社会实践师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发布时间:2024-07-31

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学校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广大师生通过多种方式认真学习全会精神,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全会的召开在全校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热情更加高涨。学校对口帮扶工作以“双百行动”为“头号工程”,统筹推动13项帮扶任务,全校各单位多名师生深度参与,上下联动。他们深入基层,将科技知识“播种”在希望的田野上,将优质的教育资源送至最需要的乡村地区,为乡村振兴提供智慧和力量,助力农村旧貌换新颜。今年暑假,185支“三下乡”实践队前往广东省内14个地级市以及9个省份投身社会实践,他们奔赴山川河海,在乡野间淬炼青春,用青春挺膺担当,书写乡村振兴事业的深大篇章。

深圳大学乡村振兴驻和平县浰源镇工作队队员、赤龙村第一书记汪江:

作为深圳大学派驻河源市浰源镇的帮扶干部,我深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对未来满怀憧憬。全会提出要扎实推动人民群众可感可及的改革,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的要求。三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民生基础设施。当全会要求要让群众认可的“好学校”越来越多,深化城乡结对帮扶时,我们感到特别有信心和底气,在学校党委的支持下,深圳大学发挥教育学科优势,强化对浰源镇基础教育帮扶,三年来浰源镇基础教育面貌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教学教研能力等多个方面都有了突破。我相信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偏远山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广东省第二批、第三批大学生援疆支教团随队教师苏轶坤: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和重要讲话,深刻阐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援疆是促进新疆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在过去一年的支教过程中,深圳大学牵头的支教团为喀什市和塔什库尔干县中小学、幼儿园共授课约16000节,赴塔县7所学校送教160节,为边疆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关爱,让教育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今后我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为深化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做出自己的贡献。

深圳大学“双百行动”驻海丰县服务队队长林志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全会强调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广东省的“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双百行动”是“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以高校的专业优势和优质资源助力县域产业发展、城乡规划、公共服务、人才培养和基层改革等方方面面。在参与这一工作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激发县镇村的发展活力;工作中要注重细节,切实了解县域需求,落实各项改革举措,助力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要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推动县校结对项目落地开花,产生实效,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实现双向奔赴、相互成就的目标。同时,积极投身到广东省的各项发展工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广东省的改革发展实践中积极作为,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添砖加瓦。

深圳大学“双百行动”驻陆丰市服务队队长邵存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双百行动”驻县干部,我将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帮扶工作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聚焦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双百行动”等工作重点,紧紧围绕县域产业发展、城乡融合、人才培育、决策咨询、集体经济等方面开展精准帮扶,充分发挥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的资源优势,通过校地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为当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努力促成一系列高水平成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后续,将持续深化帮扶工作,不断创新帮扶模式,党建引领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双百行动”重点项目,助力帮扶县域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队2022级研究生周雨柔:

身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双百行动”实践队伍的成员,近期参与了陆丰市大安中学的支教活动。此次支教之行,是我们积极践行广东省“双百行动”之举,更促使我深刻领会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在支教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立德树人机制的重要性。尽管大安中学位于乡镇地区,但那里的学生们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对优质教育展现出了强烈的追求。思政课作为塑造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们队伍努力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充满活力、鼓励创新的学习环境。这段宝贵的经历进一步坚定了我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展望未来,我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努力成为一名引领学生成长、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优秀教师,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校团委实践队人文学院2022级本科生王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在2024年暑期“百千万工程”和“双百行动”的实践中,我带领队伍在陆丰市陂洋中学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支教活动,通过讲授趣味课程与组织趣味活动相结合的模式去帮助孩子们寻找学习的乐趣、寻找自信。在实践中,我们了解到当地的留守儿童较多,当地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与成长的关注远不及城市中的家庭等现象,我们做出的努力便是通过和孩子谈心,鼓励他们自立自强自信。支教的过程是支教队员尝试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过程,也是支教队伍深度观察和感受当地环境的过程,青年意气与童真稚气相互碰撞,我们和陂洋镇的联结也愈发紧密,我从中深刻感受到青年力量在乡村土壤绽放的魅力。未来我希望自己能继续在实践中锻炼,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更好地投身下一场奉献之旅。

经济学院实践队2022级本科生彭启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在学院“双百行动”暑假实践活动中,我们前往汕尾市海丰县圆山村定点地区建设图书馆,参与教育志愿服务,这与我们参与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和“双百行动”的目标高度契合。

在开展“双百行动”过程中,我们深入基层,参与对口帮扶工作,了解到基层的实际需求,也感受到了自身责任的重大。在学院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了解到了许多地区的乡村留守儿童缺乏阅读,让我不断思考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如何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在学术上追求卓越,更要在实践中锻炼能力,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传播学院实践队2023级研究生雷茜:

在参与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与“双百行动”的具体实践中,我们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在汕尾陆丰这样的革命老区,我们不仅看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更看到其在新时代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红色动能”助推“百千万工程”的理念,通过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在陆丰市河西河安学校开展的“亲爱的红军·新长征红色文化小站”活动,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更是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一次生动实践。我们通过趣味性的游戏和互动装置,让小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红色文化的兴趣,也为他们扣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为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三区三行”(即“老区行”“特区行”与“湾区行”)的实践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创意传播与实践党支部的优势,将红色文化作为推动三区高质量发展的独特动能,共同探索“百千万工程”的新路径、新模式。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实践队2020级本科生袁嘉恒:

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参与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的实践活动,将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将服务地方发展的责任落到实处。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结合学院特色社团“RobotPilots机器人俱乐部”,以科普课堂的方式,将科技创新的种子播向祖国大地,引导青少年跑好乡村振兴、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接力棒”。我们还参观了潮州文化历史地标、体验了非遗文化、调研了当地企业等,深入了解了潮州的历史文化和发展需求。这不仅增强了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帮助。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潮州地区实际需求,不断应用专业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将坚持以工匠精神为引领,以专业技术为支撑,扎根祖国大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实践队2021级本科生沈君如:

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积极投身国家的发展大局中,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青春力量。在今年暑假期间,我积极寻求实践机会,和团队指导老师及其他队员前往陆丰市河东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支教活动。实践过程中,有这样一些话让我印象深刻:“姐姐,你来做我同桌吧”“你留下来做我们班主任吧”“美术室、舞蹈室什么的都有准备,就是缺老师”……我十分荣幸能够受到孩子们的喜爱,感叹他们教育环境质量大幅提升的同时,也发现了师资力量等资源上仍存在的缺憾,但我相信未来一切会继续向好!本次实践活动圆满完成,这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将作为新时代好青年,带着这份感动和责任,继续前行!